2025

嘉都艺术中心坐落于京冀交界的独特地带,北侧围墙即为北京市界,与进京检查站相伴而立,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嘉都艺术中心天然承载着双城文化的对话,也将成为燕郊艺术社区的会客厅。距离798艺术区约40分钟车程,与宋庄艺术家群落仅20分钟之遥,这种地理上的亲近性让艺术中心能够及时感知当代艺术的最新脉动,同时又保持着思考与创作的空间。每日往来的人流车流在此交汇,艺术中心如同一个生动的文化驿站,见证着双城生活的流动与碰撞。
|日程安排|
14:00「盐空间」沈旋个人项目——沈园
地点:嘉都81号楼一层101室
14:30 艺术家开放工作室
地点:嘉都89号楼二层艺术家工坊
15:30 嘉都艺术中心开幕仪式
地点:嘉都91号楼二层嘉都艺术中心
16:30 自由观展与酒会
地点:嘉都艺术中心咖啡厅及室外露台
★开幕仪式持邀请函入场★
佰嘉置业秉持“建著美学生活”的理念,以“嘉都会”为载体,通过系统性资源整合与平台支持,激发业主的自主创造与参与,将审美融入日常,形成内生型的社区文化形态。基于对在地文化语境的回应,“嘉都艺术中心”应运而生。它不仅仅用于艺术展示,更延伸为创作的现场、交流的据点与新知的土壤——艺术家在此即兴创作、分享理念,居民近距离感知艺术、参与对话,作品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阐释与连接。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以“艺术家的会客厅”为主题,推出开馆首展。主展厅入口处设有艺术文献区,陈列参展艺术家与业主艺术家的画册与文献,不仅作为观展的过渡,更通过呈现多元创作脉络,为主题中的“会客厅”提供了注解与语境。

朱金石,白蛇传,布面油画,2015年,160x180厘米
由中间艺术基金会惠允
朱金石《白蛇传》以重构东方经典的厚重,开启了整场展览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对话:前半部分里,马可鲁《无题》中的冲动与无意识、约翰·沃克(john walker)笔下海豹湾的春与冬、李珊的《荷花》《残荷》的静谧、莎拉·施(sarah sze)作品中的广袤与细碎、黄锐《女人体》中原始身体的张力;后半部分,袁运生的《异域》与《心序》交叉互文,冯良鸿的《构图11-8》中激情和理性的矛盾与和谐,闵希文在《静物》中构建的另一个世界。终章再次回归沃克的小幅绘画,与序曲呼应,形成一场贯穿空间的视觉回环。23幅来自中间艺术基金会收藏的作品,融汇多样文化视角、媒介与时空,在“会客厅”中交织成一片彼此映照、精神对话的艺术图景。

约翰·沃克(john walker),无题,布面油彩,年份不详,39x34厘米
由中间艺术基金会惠允
首届嘉都艺术节将与开馆首展同期启幕,通过项目并置与空间开放,呈现艺术生产、驻地实践与公众参与之间的动态关联。业主孙海东先生主持的「盐空间」将推出沈旋个人项目“沈园”,呈现艺术家以绘画与装置为媒介,在生态叙事与物料语言方面的持续探索。艺术节期间,“嘉都会”为艺术家无偿提供的工坊也将面向公众开放。在此驻留的(按姓氏笔画排序)马俊、旦儿、刘符洁、张永旭、姜海萍、莫大风、野雪、温凌等艺术家,以及“盐空间工作坊”与“半马人画廊”项目届时将打开工作室,展示创作过程与作品。本届艺术节意图打破创作与展示的界限,推动艺术实践从私人生产向公共知识转化,进而塑造一个可介入、可观测、可讨论的艺术现场。

闵希文,静物,布面油画,年份不详,50x60厘米
由中间艺术基金会惠允
随着嘉都艺术生态的持续生长,“艺术家的会客厅”项目将通过开放工作室、创作分享与学术对谈等形式,促进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观众的深度交流。这一平台不仅展现创作现场的真实状态,更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型艺术社区,让艺术实践与理论探讨在此相互激发,共同推动区域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

李珊,荷花,水彩画,年份不详,24x18.5厘米
由中间艺术基金会惠允
这些跨越国度、代际与媒介的作品,与艺术节的实践形成双重奏鸣。展览既呈现中间艺术基金会藏品的学术脉络,也通过作品间的互文关系,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艺术回应。我们期待通过开馆展和艺术节,让这个“临界空间”成为激发创意、促进对话的平台,让艺术在边界处生根绽放,最终实现艺术与社区、与传统、与时代的深度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