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间美术馆正在展出的“终身练习”即将闭幕。展期内我们已举办五场公共活动,参展艺术家和对谈学者、相关机构亲临现场,通过讲座、放映、工作坊与研讨会,与观众展开直接对话。布列塔尼·索普(brittany thorpe)带领大家改造衣橱;project yyin重思无障碍剧场与身体之美;小山涉(wataru koyama)以个人创作探讨精神疾病与生死感知;黄译以表演式讲座探索另类学习的路径;白双全与陈卓卓通过hass lab搭建艺术与社会的桥梁,挖掘神经多元的审美语言;康靖反思艺术家与父亲的身份交织;伯特利之家与当事者连线。艺术家的到访,使展览不仅在展厅中展开,也在当下的对话与互动中不断生成。活动的举办不断激活展览,让展览在交流中持续生成新的意义。
本周日,9月21日,我们将举办展览的闭幕活动,邀请荷兰艺术家西本·罗莎(sijben rosa)与旅英中国艺术家赵健泽做客中间美术馆,分别带来艺术家工作坊、讲座和木偶表演。展览虽将落幕,但“终身练习”的思考仍将延续在每个人的日常中。
活动流程
2025.9.21 14:00-17:30
“终身练习”闭幕活动
14:00-15:15 感官之塑|西本·罗莎
15:15-16:00 艺术家讲座|西本·罗莎
16:30-17:30 “罩罩”——阿斯伯格女孩|赵健泽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提交信息视为报名成功。
“感官之塑”工作坊限额20人。

海报设计:罗曼蒂克
感官之塑

西本·罗莎、大卫·伯恩斯坦,可以握着的物件,2025
互动雕塑,材料及尺寸可变
由艺术家授权北京中间美术馆制作
艺术家西本·罗莎创作物件,并围绕物件编排情境,探索物性(objecthood)与人格(personhood)之间的错位与互动。西本致力于创作那些规避实用功能和效率期望的物件。在本次艺术工作坊中,我们将通过创作能够引导身体进入律动的雕塑,探索身体与物质物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艺术家将继续和观众一起介绍、讨论自己的过往创作和项目。
工作坊将准备不同材质的物件,并分组合作制作雕塑/物品,也欢迎报名观众自备利用材料。(艺术家建议:尽量选择触感明显、多样的二手物品,避免过于尖锐或危险的物体)










西本·罗莎、大卫·伯恩斯坦,可以握着的物件,2025
互动雕塑,材料及尺寸可变
由艺术家授权北京中间美术馆制作

海报设计:lik
“罩罩”,只是一个阿斯伯格女孩





赵健泽,当我来到这里(第一部分),2025,木架、雨伞
赵健泽,当我来到这里(第二部分),2025,布帘、懒人沙发、眼罩、耳塞、圆点本
这是一场由阿斯伯格女孩表演的互动式提线木偶戏,讲述关于阿斯伯格女孩成长的奇幻旅程,包含as女孩在主流与非主流社会中对于感官—刺激、交流—障碍的挑战与爱。
“小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坐在这副身体里的,小小的我,操作着手柄让外面的“我”面对世界进行互动。现在小小的我走出躯壳了,在做完这个“我”木偶之后。”



赵健泽,“罩罩”工作过程记录
致谢:感谢伦敦木偶工作室puppet soup以及fagner先生提供慷慨的木偶凯发娱乐的技术支持。这件木偶采用了英格兰传统提线木偶(marionette)制作工艺
关于阿斯伯格命名的更多信息请参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亞斯伯格症候群
嘉宾介绍

西本·罗莎
艺术家西本·罗莎(sijben rosa, they/them,1988年生于荷兰阿尔克马尔)围绕物件创作并编排行为情境,探索物与人之间的滑动地带与互动关系。西本关注那些脱离实用功能和效率预期的物件,十年来持续思考材料的模糊性如何为我们与周遭建立关系打开新的可能,进而促成 更深层次的社会联结。

赵健泽
赵健泽(罩罩),社会实践者,艺术家,幸运锅luckypot社群艺术小组、触目tactileye触觉艺术小组成员。她是一名自认定阿斯伯格女性,主要探索在交叉性边缘群体中,脆弱的个体在自我赋能和连结的过程中产生的照护伦理,通过具身性实践搅动认知与真实。她目前的研究兴趣与责任集中在神经多样性与非典型居住、自我组织的参与式艺术实践。
赵健泽目前在伦敦一所支持学习障碍艺术家的艺术中心action space 从事志愿活动,也是伦敦advisory service of squatters的志愿者。她拥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版画系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