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终身练习”,中间美术馆展览现场
中间美术馆正在展出“终身练习”。本周日,9月7日,我们将放映戛纳电影节入围作品,以色列导演尼尔·伯格曼(nir bergman)2020年的电影《与你同行》(here we are)。父亲在送孤独症儿子至收容机构的途中一起出走,成为父子面对依恋与成长的必修课。放映后,我们邀请展览的艺术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李睦,以电影故事为引并结合自身经验,探索美育的另一种可能,延续李睦教授在展览序言“孤独症的孤独”中所开启的对话,感受那些存留在社会视线之外的本真。

《与你同行》电影海报
活动日程
2025.9.7
14:30
放映:与你同行
2020年|92分钟|以色列|92分钟
16:15-17:00
讲座:看见的不重要
演讲者:李睦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提交信息视为报名成功。





插图:尼尔·伯格曼《与你同行》静帧
《与你同行》剧情简介
一如往常,亚哈伦与儿子乌里乘火车南下,只为享受旅途本身。返程后,他们骑车前往泉眼,再回到海法郊区的家中,等待他们的是亚哈伦亲手烹饪的小意面球。54岁的他曾是前途光明的插画家,如今却将生命全部奉献给23岁的孤独症儿子。
然而,这一天与往常不同。前妻塔玛拉来访带来判决——乌里必须搬入专门的收容机构。亚哈伦拒绝放手,他坚信乌里无法在那里生存,担心他受人欺负。于是,父子踏上了一段意外的逃亡之旅。在途中,亚哈伦的人生轨迹逐渐浮现:多年无条件的守护让他的世界不断收窄,而生活的停滞并不仅是儿子的存在,而是更早便悄然发生。原以为儿子无法承受分离,最终却发现未准备好放手的或许是自己。这对父与子的最后旅程,也是一段关于成长与分离的必经之旅。
看见的不重要
放映后,李睦教授将会根据他的长期艺术教育实践经验展开分享:关于他自 2010 年起便在中间美术馆通过艺术展览为孤独症群体搭建自我表达的平台,关注如何让孤独症群体的艺术创作跳出 “特殊标签” 的局限——李睦教授认为,这些作品应从艺术本体层面被看见其独特价值。
照护不仅是单向的付出或矫正,更是孤独症群体与照护者、参与者共同重建自我认知、实现双向成长的过程;而当前医学、艺术、教育机构的分野,更提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艺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角色——艺术不是 “工具化的干预手段”,而应成为连接不同领域的纽带:让家庭不再因 “差异” 焦虑,让机构不再仅关注技术,让社会真正为孤独症群体的表达提供开放的空间。
而这份对 “艺术价值” 与 “照护本质” 的深度思考,也正是他此前持续推动 “天真者的艺术” 系列展览和“终身练习”展的重要动力,让美育从展厅延伸到日常,为构建包容的社会支持环境埋下种子。

“终身练习”,中间美术馆展览现场
导演简介
尼尔·伯格曼1969年出生于以色列海法。1998年毕业于耶路撒冷萨姆·施皮格尔电影电视学院。2002年的导演处女作《折翼》(broken wings)获多项国际大奖,并由美国索尼经典电影(sony pictures classic)发行。此后,他执导并编剧多部获奖影片与热播剧集,其中包括被hbo改编的《扪心问诊》(in treatment)。作为当今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与编剧之一,他同时在母校任教,活跃于影视创作与教育领域。
嘉宾介绍

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标杆课、国家一流本科课任课教师。曾获2017年北京市第十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7年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2021年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2022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2022年清华王步高通识教育奖。长期从事艺术通识与专业绘画教学,担任《现代绘画理论与实践研究》《艺术的启示》《艺术、哲学与科学》等课程的教师。著有《知道的和想到的》《看见的不重要》《我们所不知晓的绘画》《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艺术通识十六讲》《美育教师手册》等学术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