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嘉集团网站-凯发娱乐

aug
2025
27
【中间美术馆】活动预告|伯特利之家:问题不断也无妨!

/uploads/image/2025/08/27/1.jpg

中间美术馆正在展出“终身练习”。8月31日,本周日,我们将举办展期内的第四场活动“伯特利之家:问题不断也无妨!”,邀请同伴互助小组伯特利之家的成员池松麻穂(maho ikematsu)和铃木凉子(ryoko suzuki)做客中间美术馆,创始人向谷地生良(ikuyoshi mukaiyachi)线上连线,分享他们的建立历史,实践理念,和当事者研究(tojisha-kenkyu)的具体方法。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支持服务组织长和大蕴的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张晶晶,进行题为“从情绪爆发引导处理挑战行为”的分享与神经多样性筛查活动,揭开情绪起伏的密码。

/uploads/image/2025/08/27/2.jpg

/uploads/image/2025/08/27/3.jpg

伯特利之家,“一切进展顺利!”,2010、2024,单频影像(彩色、有声),4'29''、7'28''

中间美术馆“终身练习”展览现场

/uploads/image/2025/08/27/4.jpg

2025.8.31


14:00-16:00

来自日本浦和町的伯特利之家的实践:

问题不断也无妨!

嘉宾:池松麻穂、铃木良子

16:10-17:10

长和大蕴

从情绪爆发引导处理挑战行为

嘉宾:张晶晶

/uploads/image/2025/08/27/5.jpg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提交信息视为报名成功。


/uploads/image/2025/08/27/6.jpg

伯特利之家早期的昆布生产活动


/uploads/image/2025/08/27/7.jpg

幻想与妄想大会颁奖现场


/uploads/image/2025/08/27/8.jpg

伯特利之家

问题不断也无妨!

/uploads/image/2025/08/27/9.jpg

伯特利之家外景



位于日本北海道蒲河町的伯特利之家(bethel house)成立于1984年,以其别具一格的精神健康实践而闻名。秉持着“总是充满问题,依然过得很好!”的理念,社区中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成员以富有创意的非传统方式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其中一个例子是1995年起每年一度的“幻想与妄想大会”,参与者以幽默和想象力,分享自己的精神病经历。在充满挑战、重复与试炼的日常生活中,伯特利成员发展出“当事者研究”(tojisha-kenkyu),一种由当事者主动发起的集体研究自身问题的方法。伯特利之家将生活本身视作一种排练,不掩盖问题,而是去发现和分担问题。通过这些实践,伯特利之家不断探索社区生活的新可能,同时也将经验传递到蒲河之外,作为文化交流和公共启蒙。

“伯特利”(bethel)源自圣经中的“神殿”,象征为所有个体提供庇护的精神家园。目前,伯特利之家(https://bethel-net.jp/)旗下有福利商店伯特利株式会社、蒲河伯特利之家、社会福利法人、蒲河自助中心npo等各种组织。其中有三个社区:生活社区、工作社区和护理社区,共居着100多名成员。发起人向谷地生良受到反精神病学运动和福柯思想的影响,在向上的康复叙事之外,带着切身状况和具体的生活问题进入社会,以自身状态参与当地生产,通过昆布加工、草莓种植等手工业及出版物。例如,以每月两次的频率发行线上杂志《how step down!》(ホップステップだうん!)(https://note.com/bethelnoie/m/mb4bff1d34632),包括向谷地生良的连载文章、伯特利成员的专栏、活动报道、讲座笔记,以及摄影师真木惠铃奈的摄影作品等内容,已发行322期。今年七月,伯特利之家举办了第33届当事者研究全国交流会,通过工作坊、座谈会及美食聚会等活动,向社会传递独特的生命经验。

/uploads/image/2025/08/27/10.jpg

当事者研究的起源

图片来源:https://toukennet.jp/?page_id=56


当事者研究由向谷地生良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灵感来自当地行业交流小组“一人一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渐发展为出伯特利之家独特的“苦难的哲学·幽默·反转/非援助的思想”。通过公开个体的苦难经验,与同伴协作寻找新的理解与自助路径,承认当事者作为“证据”和“知识生产者”的主体性,使弱点转化为共享智慧和链接的契机。当事者研究借鉴并融合了sst(生活技能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素质-压力模型、优势模型、叙事研究和精神分裂匿名小组等方法。但它并无固定指南,不受常识约束,通过改变个体面对问题的认知方式,拓展问题被解决的可能性。


长和大蕴

从情绪爆发引导处理挑战行为

/uploads/image/2025/08/27/11.jpg

我们如何解读那些无法言说的情绪风暴?本次将揭开挑战行为背后的情感密码,带您换一种视角,看见非凡的神经多样性世界。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将情绪的爆发,转化为理解与连接的创造性时刻。

长和大蕴面向0-18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发育行为评估、康复、咨询与培训服务。内容包括作为诊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致力于帮助每个个体挖掘最大潜能,实现全面发展,提升社交自信与幸福感。


/uploads/image/2025/08/27/12.jpg

/uploads/image/2025/08/27/13.jpg

池松麻穂(maho ikematsu),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注册公共心理师,2006年毕业于北星学园大学后加入蒲河伯特利之家。她长期支持精神障碍者的就业服务,曾担任残疾人日间服务中心经理、集体住宅负责人,并自2017年起担任秘书长。她致力于通过在地协作推动社区共生,将当事者研究(tojisha-kenkyu)与开放式对话(open dialogue)融入实践,并在对话场景中探索图像记录的应用。


/uploads/image/2025/08/27/14.jpg

铃木凉子(ryoko suzuki),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2022年毕业于名寄市立大学后加入蒲河伯特利之家。她主要从事精神障碍者的就业支持工作,包括参与昆布、夏莓等地方特产的生产,与本地农户合作务农。她还主持当事者研究(tojisha-kenkyu)和社会技能训练(sst, social skills training)等活动,帮助残障人士与社区居民共同生活与工作。


/uploads/image/2025/08/27/15.jpg

向谷地生良(ikuyoshi mukaiyachi),1955年生于日本青森县,毕业于北星学园大学文学部社会福祉学科。1978年,他以精神科专属社会工作者身份赴北海道浦和町医院工作,1984年创立社区活动据点“伯特利之家”,现担任理事与顾问。他倡导“当事人研究”,鼓励精神障碍者与成员共同探究自身症状及生活经历,并推动其普及。主要著作包括《安心绝望的人生》(nhk出版,2006)、《技法之前:贝塞尔之家的构建方式》(医学书院,2009)及《精神障碍与教会:为教会的本真》(いのちのことば社,2015)等。


/uploads/image/2025/08/27/16.jpg

张晶晶,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持有国际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认证的行为分析师(bcba)执照。有多年行为干预经验和督导经验,对行为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制定iep计划并督导实施,同时具备丰富的影子老师和学习支持老师的经验。

擅长为有自闭症、学习障碍、发育迟缓、以及多动症诊断的儿童提供行为干预。擅长在不同环境下,包括学校、家庭,以及自然环境中提供行为干预服务。


©2014 嘉德投资集团 法律声明 | 证照信息 | 联系凯发娱乐

网站地图